常州天地图一年多卖出2000万枚蛋,90后大男孩是怎么做到的?-橙猫乡创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582
一年多卖出2000万枚蛋,90后大男孩是怎么做到的?-橙猫乡创

端午节前的一个月,90后唐平冬很忙。因为过端午节人们都有吃蛋的习俗株洲神龙谷,而唐平冬经营的“我的鸡笼”,就是一个以卖土鸡蛋为主的平台,他要策划方案,让“我的鸡笼”的土鸡蛋卖得更多、更快。

大学毕业才7年的唐平冬,已创立过多家公司,不过最为成功的还是回家乡泰顺“务农”——与他人共同成立浙江香香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起了“我的鸡笼”平台,卖起了土鸡和土鸡蛋。
跟褚时健交流5分钟
取得创业“真经”
对于创业,唐平冬并不陌生。在宁波一所高校学艺术设计的他,在学校里就与3个朋友共同成立公司曹雨生,做起了天猫代运营。毕业两年多后,听到家乡有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政策佰纳吉酵素 ,唐平冬借助从天猫代运营期间累积的“第一桶金”,回乡“务农”——2015年担任浙江我要赶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副总(下称“我要赶鲜”),开始通过网络销售泰顺当地的优质农产品。

“我出生于农村,对农业有理想,一直有做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的计划。”唐平冬说。“泰顺当地的农产品品质虽好尘世巅峰,但是因交通不便,物流配送成本高,再加上经营的农产品种类多,很多问题无法一下解决。”唐平冬说。为了实现农村创业梦,唐平冬决定离开“我要赶鲜”,琢磨着再创业。
再创业仍要做农业项目,但具体做什么,唐平冬想不出点子。于是,他决定外出考察,打开自己再创业的那扇“窗”。在考察了国内知名的水果销售平台“水果营行”“果里果外”后,唐平冬决定再去考察“褚橙”。想见“褚橙”的创始人褚时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约了褚时健多次,都未获得见面机会。”唐平冬笑着说。

约不到他,那就等。结果,在云南“褚橙”基地等待了三四天后王庆爽,褚时健最终答应与唐平冬见面,但只给他5分钟。“他没给我太多建议,只是告诉我做农业项目不能做全品类产品,要从单品入手。常州天地图”唐平冬说,褚时健的寥寥几句建议,让他恍然大悟以色侍君。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唐平冬发现鸡蛋虽小,但是行业规模不小,国内的年销售规模达3000亿元左右,同时这个行业利用互联网思维专门去做的并不多见。2016年底,唐平冬联合他人共同创立了浙江香香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学习摩拜这种交押金再付费骑行的模式,利用微信平台打造了“我的鸡笼”平台——129元认养一只土鸡王耀宗,然后每年可按成本价付费购买360枚土鸡蛋。
已卖出2000万枚蛋
计划再建生鲜平台
“我的鸡笼”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养殖的事由专业养殖户去操作,平台主要以制定标准的方式来规范养殖户养殖。

“当时,我们选择微信做平台,主要考虑到微信是一个成熟的平台,能迅速推开。”唐平冬说。“我的鸡笼”这种新的卖鸡蛋模式,迅速得到了市场认可。
正因此,“我的鸡笼”项目于去年上半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创业项目大赛,获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风投也先后盯上了这个项目,直接在现场签约1200万元投资这个项目。
唐平冬表示,“我的鸡笼”项目没有选择过多的风投,一方面风投大多要求公司签订对赌协议,而“我的鸡笼”项目自身现金流充沛,无需太多资金。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的鸡笼”已“圈”得省内外10万多名会员,温州本地会员占总量一半左右。此外,“我的鸡笼”还在温州铺设线下渠道培荣书屋,已开出24家门店,同时将触角伸向企业、银行等B端客户。“截至目前,我们已销售土鸡蛋近2000万枚,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沪,有的订单远至北京等地郑太顺。”唐平冬称,目前客户对“我的鸡笼”平台零投诉,对我们所卖的土鸡蛋和土鸡的品质很认可爱语魔咒。

尽管如此,唐平冬仍然担心,金熙秀将来“我的鸡笼”平台扩张到全国后,在供应链上会出现问题彼岸岛,于是他决定尝试智慧养殖模式,研发专门的鸡脚环,从鸡一孵出就戴上,详细记录鸡的成长与运动数据,并实时向用户公开。对于鸡蛋则运用区块链技术,每枚鸡蛋从产出到送至用户手中,相应数据是不可篡改的。目前,智慧养殖场已在泰顺建成,已有数千只蛋鸡按这种方式养殖。
唐平冬透露,他们还将借助智慧农业的优势,做一个全新的平台——“生鲜侠”。“生鲜侠”将依托新成立的温州栀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运营,面向高端客户,主要向一线城市推广,除了土鸡蛋与土鸡,还会卖其他优质的农产品。
着手组建青年农夫联盟
助力更多人创业
除了生意上的事,唐平冬还在忙着寻找“青年农夫”。唐平冬说,他要寻找国内100名青年农夫,组成青年农夫联盟,然后于今年下半年在湖南举行的中国首届乡村产业博览会公开亮相。

唐平冬表示,青年农夫联盟是一个公益性组织石泰峰简历,旨在聚集国内优秀青年,进行沟通交流豪勇七蛟龙,使大家在农业等领域创业中少走弯路,同时也为缺少资金的一些优秀项目牵线搭桥。
纵观唐平冬走出校门后所做的事,基本上与农业相关,这与他出生于泰顺农村不无关系。唐平冬说,每次回家看到村里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即使年份好的时候,卖给中间商也得不到好价格,就会感到有些心酸,于是决定在农业上创业,闯出一条让农产品直接从农户到餐桌的路来。
新闻来源:农村信息报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