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木偶皮影【良山风物】赴一场余庆堂的余欢-宜居良山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557

【良山风物】赴一场余庆堂的余欢-宜居良山


若要评选哪个村庄的名字最神秘浪漫,当首推良山镇鹊桥村委。传说明代初期建村南石拱桥时,群鹊在此群栖飞鸣,于是当地人借牛郎织女鹊桥七夕相会的意思将此桥命名为鹊桥,鹊桥村委也由此得名。“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自杀日记。”试想,每年阴历七月初七,无以数计的喜鹊口尾相衔,扇动翼翅,搭成八百里鹊桥供银河隔断的双星——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是多么动人而浪漫的爱举和盛会啊林志忆(据说七夕过后,因为辛苦,鹊鸟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而诗意鹊桥2017年自编自导自演的首届村民七夕晚会,无疑为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增光添彩。
风雨飘摇、步履蹒跚的余庆堂夹杂在鹊桥村委妙山村小组的一栋栋新房中,就像一个垂垂老者坐在一伙青春年少中间,也许就显得不那么和谐和诗意了。妙山原叫庙山。早期在安山上,有一座大庙,里面有和尚和两个秀才,故称“庙山”,后因两个秀才发现“庙山”的山脉龙骨很奇妙,有美妙之意,遂将“庙山”改成现在的“妙山”。据记载,妙山村余庆堂建于清代年间,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建筑东西两墙下半部为平砖顺砌,上半部为空斗青砖砌置,内为穿斗式木构架酷酷兔,两面夹风火墙,硬山顶,双坡屋面与单坡屋面相结合,建筑面阔三开间,通面阔9.8米南高营贴吧 ,三进深两天井,通深35.82米,建筑面积341平方米。
余庆堂
站在余庆堂外,最惹人眼目的就是夹住屋面、高于屋面许多的左右两堵风火墙。这高耸兀立的风火墙立马让房屋有了飘逸、厚重和立体感。两侧山墙把房屋檩头全部包封住,屋檐不出山墙。这是典型的硬山顶建筑结构。根据清朝规定陈浩明,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可见刘氏祖先的最大官级在六品以下。青砖,白灰,山尖,风火墙透着徽派建筑味道。硬山顶有着防风防火的特点,而悬山顶则有着防雨、透风的特点,因而古民居北方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为什么南方余庆堂的营造法式是北方的硬山顶?可能是山里防火胜于防雨吧。房屋可以毁于一炬,而风雨侵蚀是个漫长过程。两堵风火墙对称的三个山尖,一个比一个高,山尖有牛角装饰。有专家称这种向内的牛角构造极为少见。风火墙上几株青草摇曳着古屋的不老青春。而屋脊正中立着的一颗五角星形状的石头,不仅给平整的屋面带来中部崛起感,也使角与尖形成某种内在呼应,更让整栋古色建筑氤氲一种纯正的红色光环,给凄凉凋敝带来一丝暖意。
跨过门槛进入祠堂的内里,犹如进入古屋的心脏,走进时间的深处。青砖、黑瓦、木头,在历经岁月的洗刷后,都笼罩上素朴、淡雅的气质。那破损的一柱一梁都在诉说久远的的辉煌和时间的无奈魅龙姬,两口天井暗沟里流逝的是数不清的旧时光。村里老辈人介绍,余庆堂是妙山村刘氏祠堂和祖厅,以前村里人有什么婚丧嫁娶、生日喜宴,就会在祠堂里摆开桌椅吃饭,分布在正厅左右的两排檐廊,就是储物、备菜的地方。说话间,某家办喜事,全村父老乡亲都过来帮忙,厨师掌勺、人人传菜、全村同吃的沸腾欢喜场面霎时浮现在脑海。想当年,余庆堂何其喧嚣、何其风光,只是随着祠堂的老去和现代新礼堂的兴起,余庆堂的热闹辉煌才一步步随风远去、淡去、冷去,冰冷的残桓断壁现在只配置放灵柩用作灵堂了。
三进深的祠堂,竟没有一块牌匾,据说是被人偷走了,对称成双的雀替也落了单达子的春天。屋柱上也没有镌刻的一副对联,泛白的春联红纸与古色古香的祠堂显然一点也不搭。最能引人注意是文革时期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痕迹。“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海航行靠舵手”“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两面墙体上红字红框刻印着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时间剥蚀,墙体脱落致命玩笑,一些字迹虽然模糊不清,但因熟稔,完全可以准确猜测。据说,这是我市古建筑中文革标语和领袖头像保存最多的一处。这或许是余庆堂成为新余市古建筑保护单位的最大理由吧。
135 editor
在余庆堂陡然发现一圆柱下部有火烧焦黑的痕迹编码的奥秘。原来这与妙山村一革命英烈刘子荣有关。刘子荣1894年生于庙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从小仇恨地主阶级,13岁拜师学徒,浪游四乡。1928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九纵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3月因在战斗中左臂负伤,病愈后,留地方工作。他是新余县工农武装创始人之一,曾用“空城计”“疑兵阵”击退敌兵。有一次里亚美,国民党保卫团团丁跑到刘子荣的家乡妙山村抓他,因没找到,气得放火焚烧刘家宗祠,幸得村民扑灭,余庆堂才得以留存。1931年11月,新余苏区肃反,12月刘子荣被作为所谓“AB团”杀害,1951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刘子荣的故居就在余庆堂的前头十步之遥,现改建成了新时代传习所,红色故事、红色基因在这里一脉相承,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在这里绽放异彩。
从历史的幽深霉暗和血雨腥风中出来,回到屋外小村初秋的光天化日下,脸部放睛,心情依然兵荒马乱、五味杂陈。
村民小组长刘云圣兴致勃勃地拿出了他珍藏的两件“宝贝疙瘩”。一件是妙山刘氏族谱。族谱上下两本,线装,为民国辛巳年重修(第八修)。按照族谱的绘图,这三进房屋分别叫刘氏宗祠、余庆堂、于斯堂。只是现在统称为正厅的余庆堂。余庆堂其实还有一个门牌楼如月车站,牌楼上书:光联珠斗。古人讲风水特尔施特根,楼前标有池塘,可是昔日的风水塘现在看不到了。另一件是木刻雀替。龙头鱼身,村里一老人说是鳌鱼。刘云圣说,镶在大门上的一对鳌鱼雀替,另一个被人偷走了,手头的这个是他听到被风吹落后小心捡起用蛇皮袋装着放在自家里,生怕别人再偷走。他一拿出这个鳌鱼,全村老少围拢来看稀奇,七手八脚把摔成几截的雀替拼接好。这只樟树木刻的鳌鱼,牙齿、鱼鳞,入木三分,形象逼真,只是木头有破损,刘云圣心痛木头会随时间朽去而不可复得。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钱帅君,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的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淮南子·览冥篇》中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说肖弋。鳌鱼能顶天负地,足见鳌鱼的巨大和伟力池田夏希。用鳌鱼作雀替,也许寄寓着刘氏家族鲤鱼跳龙门的美好祈愿吧。
作为刘氏祠堂和祖厅,余庆堂护荫后人400多年,像一根情感纽带维系着刘氏的家族荣光。它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子的悠久历史和人丁兴旺创卫手抄报,见证了妙山村的历史变迁。现在刘姓妙山村发展到300多人。在妙山人眼里,无论一栋栋新房如何矗立,无论妙山村的容貌怎么嬗变,只要古祠在,他们就能找到根。余庆堂静默无声,清高得从不与周围新建筑争论与抗衡。它也无法与之争论与抗衡王茜华老公,那不时随风啪啪掉碎的瓦片和断裂的房粱,无不预示着它的苍白和老朽。但是,不抗衡的它不言而喻、不怒自威,因为它永远不输。
Rainbow
离开妙山时下起一阵凉爽的秋雨,雨后的妙山青山更妩媚,而难得一见的一道湿漉漉的彩虹辉映在妙山清丽的天地间。这似乎预示着,已经获得修缮项目批复的余庆堂,必将以古屋新韵的面貌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与欢欣。

(此文获第25届江西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

作者简介
李佩文,江西新余人,供职于新余日报,主任记者。兼职新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余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新余文学》副主编,《后花园诗刊》主编,湖南木偶皮影《诗江西》编委。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冲矢昂,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散见于《名作欣赏》《艺术广角》《长江丛刊》《秘书工作》《创作评谭》《星火》《诗选刊》《诗江西》《长江诗歌》《散文百家》《江西日报》《青海日报》等报刊。30多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初评暨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入选《中国报纸副刊获奖作品集》《江西现当代散文选评:1919-2014》》《2014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等罗如烈。诗作获《诗潮》《诗选刊》全国大赛奖,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2016江西诗歌年选》《2017江西诗歌年选》《新世纪江西散文诗精选》《2016鄱阳湖诗歌年选》等选本。自编诗文集两部,执行主编《2017新余诗歌年选》。创作业绩载入《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大辞典》。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