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伊朗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丨桃源人的元宵记忆-视外桃源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697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丨桃源人的元宵记忆-视外桃源


元宵佳节
这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波高潮:
吃汤圆、猜灯谜、看舞狮,赏花灯五毒菜,
夜如白昼,万人毕集,士女齐出,
欢欢喜喜闹元宵。
我想每个桃源人的心里,
也有一种关于元宵的情怀,
一段关于元宵的记忆……
板龙灯舞
↓↓↓


虾灯舞
↓↓↓

彩莲船舞
↓↓↓



如今,又是一年正月十五。
我们兴许还在回味着小时候穿着大棉鞋飞跑着看炮仗的日子。我出生在伊朗
或者,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元宵夜里把玩着爸爸做的六角灯笼……
岁月寒冬,唯笑消融,在春节的最后一波高潮里,何不欢笑迎新载?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其中上元之号来自道教,在其神谱中,共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元神,象征天地人三界,上元天官,降生于元月十五超级神警,因而上元节也是一个祭神之日。
南宋《梦粱录》亦有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因而元宵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不死之穿越。
但吃元宵(汤圆)可以说是大江南北的共有习俗联众云。
虽然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意义。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出自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mc梦阳。
脑海里不禁呈现出一副温馨美满的家庭画面,但汤圆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也不可以贪吃哦!
毕竟作为这一节日最美好的点缀牛小玲,能品透其间的意义便足矣。


“舞凤飞龙成夜市”、“千家把酒赏花灯”,这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派喧嚣热闹的景象。
耍龙灯、舞狮子、猜灯谜、赏花灯……都是元宵节最欢庆的习俗。
其实,元宵节亦是浪漫的,它也被称为除了七夕之外的第二个中国情人节强强三人组。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述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古时因碍于礼节,女子不便随意外出。而在这夜如白昼、热闹非凡的节日里,借着黑夜的掩护与光影的迷离,年轻人心中的浪漫情绪亦随之油然而生,多少美好的姻缘佳话,都嵌在了这灯火阑珊的日子里。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伯虎的这句词正是道出了元宵的心致。
黑夜来临,本是日落而息、倒头酣睡的时候企鹅病。
但元宵之时,人们却有了不眠不休的兴致。
这高昂的兴致,承载着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也许这就是这一传统节日的初衷所在。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对于桃源人而言,元宵节也有着不同的习俗——点蜡烛。
它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点花灯,人们在自己的屋前屋后点上一圈,晚上整条巷子都如同白昼一般,灯火通明,别有一番韵味。
听村里面的老人说,这种习俗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具体什么时候也记不清了,点蜡烛在桃源的说法就是送年,也有的说有镇邪、祭祖、庆丰收、图吉祥等含义极点舞曲网。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大足黑山羊。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华劭。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单竞缇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节约每一滴水,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郑艺飞,
凤萧声动,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