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闻录之捉妖兄弟一座“金城”藏在沂源小山村里-天南地北沂源人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565
一座“金城”藏在沂源小山村里-天南地北沂源人

简介 毕玉孝,网名新果,62年生于沂源县中庄镇大沟村,干过林果站,助理农艺师,曾获第二届淄博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提名奖,喜欢民间文学并随手记录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沂源县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金 城
文:新果摄影:弗及、正梅、军哥等

在沂源县中庄镇河东泉村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斗大的“金城”二字。石碑附近是自条南向北四季长流的小河,如今它静卧在这条河床的某处,仿佛早已被时光遗忘。
我打小出村就从这里经过,对这里非常熟悉。这里天天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但却很少有人理解这“金城”的真正含义。我也是在2018年初春加入县青年作协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才开始思索和探索它的奥秘。
“金城”之意,可参考明末西昌人程登吉所写,后由清代邹圣脉增补的《幼学琼林》:“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实封建之誓盟。”河东泉村石碑上的“金城”二字,就是形容城池固若金汤之意,经考证是由河东村村人韦素琪所写。
在这座“金城”里,曾经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河东泉村一带,在清代初期以前还没有村庄,只有一眼泉水,名叫“十二股泉”,泉水流向西北又东转直奔沂河。后来村里韦氏祖最早于清康熙二十五年迁入此地。以村位于河以东,所以取名“河东庄”。1987年,沂源县地名普查时,地理风貌更名为“河东泉”村。据清道光年间编篡的《沂水县志》记载:“十二股泉,现百四十里出胡家庄东南钟宝山,河西水之滥觞也。”
十二股泉位于现在村正南,据说早先在泉边有座“水母庙”近藤麻理惠,庙内供奉着水母奶奶,庙旁有一棵古槐。由于年代久远,水母庙已坍塌泾县天气预报,古槐也已腐朽无存。现在的高龄老人对水母庙记忆模糊,只记得以前这里有一棵老槐树。只能依稀讲出十二股泉过去的故事。
传说这里有一位凡间女子,生性善良、勤劳能干,可是婆婆拿她不好,让她天天洗衣做饭,下地干活,还让她每天翻山越岭去挑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从无怨言。
女子的勤劳和善心感动了老天,老天便送给女子一根用十二股绳拧成的马鞭,只要女子将马鞭放入水瓮中,用手一提,瓮中的水就自然涨满,再也不用翻山去挑水了。
一开始女子让附近的邻居来这水瓮里挑水,以后全村的人都不用到山外挑水了。可她婆婆是个自私的人,把马鞭藏起来,不让村里的人来挑水。有一次,趁婆婆不在家塞外奇侠传,她偷偷找到了这马鞭,将马鞭埋在了地里。从此,这个地方就有了泉水,泉中有十二股泉眼同时向上翻,冒出白色的小细沙,泉水清澈甘甜,一年四季长流,天越旱,水越旺。泉水冬暖夏凉,夏天喝上这泉水,冰的牙生疼,冬天早晨,泉水周围热气腾腾。本村的人天天来这泉边洗衣洗菜,非常方便海尔大学。

后来人称这泉水叫“十二股泉”。后来人们尊敬的称这女子为“水母”。为纪念这女子的善举,在泉水东边修建了一座庙宇叫“水母庙”。1995年,河东泉村将十二股泉钻成深井,该项目被列入“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河东泉村饮水工程”,水母庙的原址改成了扬水机房。2007年,该深井被沂源县政府命名为“淄博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红蜻蜓简谱。
十二股泉是河东泉村人的骄傲,利用这泉水,可顺渠自然流到菜园和麦田里,浇灌了河东泉村百余亩的粮田和蔬菜,河东泉村村民曾用这十二股泉温水养过蒜黄,销往临沭、莒县、沂南、蒙阴、沂水等地,给村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70年代,胡家庄供销社,还用这十二股泉水勾兑过沂源酒厂的地瓜干白酒,兑出的白酒醇香味更浓。
十二股泉水令附近村的人羡慕,泉周边四个村多次联手用了近十年时间,想要把这十二股泉水提上山。

1976年,由河东、胡家庄、大沟三个村建设1600米长的渡槽和水渠,将十二股泉水自流引到北山根,动用3个村60多个青壮年劳力,昼夜奋战,建起了1200立方的石头蓄水池,在蓄水池边建上机房,用80马力柴油机,把水送到北山半山腰,如此能灌溉600亩耕地的粮田,机房墙上题写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时称“联办池”。
1978年,在十二股泉东侧,由河东、大沟、芦峪三个村也建了一座同样的“联办池”,用120马力的柴油机把十二股泉水提到了大沟村,能灌溉百余亩的耕地斗味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设计的机械马力大,上水量过多,水源不足,只好放弃使用。现已改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后来,县里某企业老板看中了这十二股泉水,在河西建立了养鱼场,养出的中华鲟、虹鳟鱼、金鳟鱼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这里就是古人所说的“汤池”。

民国十八年,在这“汤池”周边的村庄闹土匪,据河东泉村里93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韦修业讲,沂源县境内有四“股”土匪,有刘黑七、杨广圣、二八连、史正涛四股。这四股土匪骚扰的村民昼夜不安。村民只好纷纷到山上盖石屋,在石屋周围建圩子,预防土匪进村扰乱村民。

在中庄境内的尹家崮上住着杓峪、后峪子、桃树洼、菜峪、胡家庄村的村民;高家顶上住着耿庄、大沟、河东、道坐崮等村的村民;界石崮上住着芦峪、焦家上庄、耿庄、等存的村民;八十崮上住着黄土崖、张庄、马莲峪、于家北坡、列里、张庄等村的村民;北子崮上住着高厂、孝村、朱泉、中庄等村的村民;韩王崮住着韩庄、盖冶、南庄等村的村民;龙王崮上住着河西、阮南峪、杨家庄河西等存村的村民;牛心崮上住着青龙官庄、付家庄、胡家庄的村民。

这些山头上至今还存有或多或少的石屋残迹,圩子墙根基。每个上头上推选出山长,负责山上村民的秩序和安全,山上都制定山规,村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山长指挥朱慧珊。青壮年轮流昼夜在圩子上站岗,时刻防备土匪入侵。
有时候,村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石屋里住宿。那是的防御武器就是土枪土炮,每座山上只有三五只。据说那时土匪驻扎在尹家崮西边,具体那座山上,谁也说不清楚扎约,因为土匪没有固定居住点。村民居住的圩子里的村民,都不同程度的遭受过土匪的袭击。

民国十八年,土匪到高家顶扫荡,路过河东村,一把火把河东村和高家顶烧了个精光。高家顶上的村民有的去了八十崮,有的去了界石崮。
民国十九年,河东村的韦素琪带领大沟、河东、胡家庄的村民,在“汤池”东边建起南北长九十九尺,东西长七十六尺的圩子。分别在圩子的西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建造了三座二层炮楼,庞晓杰是防御土匪的坚固堡垒。
河东村及附近的长者,对这三座炮楼还记忆犹新,西北角的炮楼高10米左右,长宽各6米,二层结构,第一层6米,第二层4米。墙体没有一根木柱,没有钢筋,更没有使用粘土或三合土,全部用石头砌成。
炮楼最西北角长出圩子1.2米,炮楼四周有抢眼,可以瞭望周围并射击,从炮眼贴墙射击,当时叫“贴墙跑”。基本结构是有两塔枪分射对角。物资在一楼,二楼值守备查,主控在二楼,二楼四周有豁达眼。

在炮楼的二层西侧中间位置,镶嵌着这“金城”石碑,石碑长85公分,高49公分,厚20公分。“金城”二字写得虬劲有力,刻得入石三分,无论远观近看都十分的壮观和震撼!在石碑左边还刻有一行小楷,标明了石碑竖立的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九年岁次庚午谷旦”(1930年庚午年黄道吉日),异闻录之捉妖兄弟字体很小但很工整,只有细心观察,才能逐字识别。

在圩子东北角和东南角各建有两座小炮楼庆云一中,只是体积比二层炮楼小了点,也是二层建筑。从远处看,高炮楼正巧挡住小炮楼的视线。这两座小炮楼是防备高炮楼被土匪攻破后,用来做预备的。
以后土匪攻打界石崮、八十崮山上的村民,多次从河东村路过,看到这跑楼上的“金城”二字,望而生畏彗星蛋,想攻,又不敢攻。只好屡屡退却,土匪从未动过这圩子的一草一木。因为这“金城汤池”,是攻不可破的风水宝地。
建圩子时村民曾共同商定,谁来这里建炮楼和圩子可以在这里自愿盖房子居住,如果不在这里住了,房屋就归河东村所有。土匪消失之后货源归边,村里就陆续来了杨氏、高氏、栾氏、毕氏、房氏、李等人家在这里定居,成为一村庄,解放后政府把这里划为行政村即“河东”村。
这就是古人说的“金城”。

如今这里的圩子和炮楼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东北角上的炮楼残迹。十二股泉依然旺盛,小河依旧昼夜不停的流淌。
“金城”石碑也不知何时被移到山下,渐渐被荒草和时间湮没不为人知,然而它见证着村里几辈人与土匪抗争的历史,也见证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只要它在,就是村里不可取代的精神支柱比购网,我们今人就不会轻易忘记前辈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节。
“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昔日的“金城”固守了一方平安,今日的“金城”更应作为一种精神被世代流传!

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沂源人,请告诉我
1094208226@qq.com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