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风流霸王一山两省三挂壁,四千骑友同穿越——记南太行挂壁公路骑行-阎良骑行爱好者群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898
一山两省三挂壁,四千骑友同穿越——记南太行挂壁公路骑行-阎良骑行爱好者群
由全国公益骑行河南联盟与新乡南太行旅游集团联合组织策划的“一山两省三挂壁,万人骑行南太行”活动于2018年6月2日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隆重启动,“阎良骑行爱好者群”此次共有15位骑友参与了这项骑行活动。
本次骑行路线是从沙窑停车场开始进入万仙山景区,经郭亮绝壁长廊-郭亮村-昆山村-昆山挂壁公路-锡崖沟挂壁公路-天界山回龙景区到八里沟景区结束,全长约47公里。
由于郭亮村距西安市阎良区约五、六百公里路程,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全程骑去骑回,只能采取4+2方式前往参加活动闪烁拳芒,计划总共用三天时间来完成。
一、前期准备
详细研究组织方发布的活动通知,首先通过熟悉路书,估计骑行难度,预计参加人员的素质情况,决定招募骑友的条件;再根据路程情况决定本次活动所需的天数,由于6月2日刚好是周六,所以周五必须请一天假,周六晚上可连夜赶回或者周日再玩半天后下午返回阎良;经过对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对比,最终决定雇中巴车和货车前往,并确定汽车送达的目的地(沙窑停车场)和活动结束后接人的地方(上八里停车场)。
经过四天的招募,共有15位骑友积极响应参加本次活动。又通过多方询价对比,最终谈好了车辆的价格。经过与组织方的多次协调沟通,终于顺利报名成功。成立本次骑行临时群,发布活动计划,安全注意事项和收取报名费用,并解答骑友提出的问题。收集骑友个人信息、身份证复印件、打印免责条款和声明,确定出发当天汽车接人的顺序等。与头一天晚上预定住宿的农家乐取得联系林卓延,了解住宿情况等等,所有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由于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骑友近4000人,为了团队成员联系方便,骑友“月亮”专程借来了几部对讲机,这些玩意儿在这次活动中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为这次不光是骑行的人多,大家很容易走散,山里还经常没有手机信号,像我们这样十几个人以上的团队,确实需要几部手台来确保联系。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大家约定在阎良捷安特车店门口装车。感谢捷安特车店老板的热情服务,帮助我们调试车子,检查车况异世之风流霸王。捷安特车店还义务提供包装材料帮助大家对自行车进行简单的包装保护。开始装车。随着自行车的装车完毕,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静等出发。感谢特意前来帮助大家装车和送行的骑友野狼、骑兵、玲珑等。
二、6月1日,出发
我们于活动的前一天早晨7点整准时从阎良出发,由于参加活动的还有四位富平骑友,所以汽车专程绕道富平去接了他们,感谢为我们服务的司机师傅。
我们团队的开心果:忽悠哥。团队美女成员:糖豆和多多。
团队夫妻成员:大川和海棠花。富平骑友:骑行唐和雪狼。

海棠花和颜如玉。团队帅哥成员:月亮。
车快开到目的地新乡市辉县市南寨镇时,路上开始不断出现向目的地骑行的骑友。路上的骑友。服装统一的骑行团队,为所有参加本次骑行的骑友们点赞。我们乘坐的汽车于当天下午五点多到达南寨镇万仙山游客中心,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骑友。
大家从全国各地赶来安妮安娜,交通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有搭乘飞机来的、有坐火车来的、还有像我们这样雇专车来的、更多河南本地的骑友都是全程骑车来的。活动组织方在游客中心的售票处组织签到。接待站的大旗。我们在签到处领取物料卡。组织方发放的标志卡、通行卡、住宿卡、饭卡、领队哨子、红绸巾等,可谓精心组织,想得很周到。从签到处到组委会给骑友们安排的住宿的地方“沙窑乡”还有大约8公里路程,大家都是骑行前往。服装统一的骑行车队。
我们在沙窑停车场卸下自行车。四位富平骑友在停车场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孙宝东、骑行唐、张斌、雪狼。由于汽车不允许进入景区,只能骑行去我们住宿的农家乐。我们被安排在西坡人家住宿,这里距骑行活动的出发点“沙窑停车场”约2.5公里。住宿条件还是挺不错的,标准间,房间宽敞干净,设施齐全。晚上7点大家准时在农家乐的安排下集体就餐。晚饭后,大川夫妇切开他们自己带来的西瓜让大家品尝。
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期待明天即将举行的骑行活动。
三、6月2日,骑行
清晨7点钟在农家乐吃过早饭,所有队员都在准备出发。大家的自行车车头上都按组委会要求绑上了标志性卡片。大家先骑到沙窑停车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
现场到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骑友,据组委会统计,本次活动报名人数大约是3800人,而实际据景区管委会统计,6月2日参加骑行活动进入景区的游客达到了4200人qaf中文站。等候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的“阎良骑行爱好者群”的骑友们。早晨八点钟仪式正式开始,大约九点钟左右结束。组委会领导宣布万人骑行穿越南太行活动正式开始,于是大家从沙窑村停车场开始出发,拉开了穿越挂壁公路的序幕。首先从万仙山景区大门进入,大门口停车广场上有巨大的景观石标志,全体队员在此合影留念。万仙山景区大门。景区门票价格为78元/人,一般不允许私家车和自行车进入,乘坐景交车价格为45元/人。部分队员在景区门口合影。队员照片。进入景区一路上坡,坡度越向上越陡,很多参加活动的队伍成员进入景区骑行没多久就开始推车了,不过这点坡度对“阎良骑行爱好者群”的队员来说完全不在话下。领队“无疆”(也就是本人)车子后面绑着群旗,头盔上系着红绸带,与队员们一起奋勇向前。很快到达一处停车场,这里有组委会为大家提供的第一个免费供水点,大家在此稍作休整。从停车场观景台可以俯瞰下方上山的盘山路。停车场前方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郭亮村绝壁长廊。绝壁长廊又称郭亮洞,被称为世界上最奇特的十八条公路之一,号称“太行隧道之父”。在绝壁长廊未修建之前,郭亮村的几十户人家通向外界的路只是一条最宽处约1.2日,最窄处仅容两只脚的天梯小道。村里贫困落后,百姓生活艰辛,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时任村支书的申明信立志要开凿一条属于郭亮人自己的路。于是,从村里挑选了13条硬汉组成了“十三壮士队”,于1972年二月初二开始动工,腰系大绳庶女皇后,凌空作业,“铜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之后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没有现代化大型机械,没有测绘工具的情况下,郭亮人将民间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浴血奋战五年零两个月,终于在119米高的绝壁中间凿出了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通途。当初为了清渣、通风、透光而在长廊外侧开凿的35个天窗,现已成为游客欣赏风景的窗口。后人感叹郭亮人修洞的艰辛,又佩服太行人民的智慧,又把郭亮洞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四位富平骑友在郭亮洞前合影留念。骑友们开始穿越此行第一座挂壁公路:郭亮绝壁长廊。由于这是大家途径的第一条挂壁公路,绝大多数骑友都是第一次身临其境,所以人们进洞就开始照相,导致洞内聚集了大量的骑友,根本就骑不成车子了,刚上车骑两步就得下来,加上洞内坡度较大,上坡起步比较费力,所以这段不足两公里的挂壁公路大多数骑友都是推行前进的。郭亮绝壁长廊是这次穿越的三条挂壁公路里较短的一条,洞内天窗较多,光线比较好,宽敞明亮,不时还有景区的大巴车拉着游客从洞里穿过。骑友们纷纷在洞内拍照留念。相比后面的昆山挂壁和回龙挂壁,郭亮洞可能是所有骑友拍照最多的挂壁公路了,不过就风格来说,每条挂壁公路都有其独特的景色。这条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挂壁公路,由于施工时间较早,全部都是人工开凿而成,所以也是太行山所有挂壁公路里名气最大的,可能也是游客来访最多的吧。郭亮挂壁公路总体呈上坡路,推起车来并不比骑车轻松。
三位女骑友在挂壁公路上合影。我们团队的专业摄像师“色影”。一直上到天池,路上都聚集着大量的骑友,绝大多数人都是推车上来的,个别坚持骑行的人也必须嘴里不停喊着“前面让一让”、“请让一让”,否则根本无法超越。从天池上流下来的水成为一道瀑布,瀑布上方修建有拱桥。
天池旁立有“华夏奇观”的石碑。天池位于绝壁长廊北端山谷内,海拔1100多米的绝壁之上 ,故名天池。原来是一条峡谷,谷底红石岩层清晰,多级瀑布,水潭连接,水击石壁,声如雷鸣龙吟,被喊作龙吟峡。1975年,郭亮人通过曲折陡峭的天梯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在此筑坝修成水库,成为郭亮一景,被称为天池。天池前方不远处的一道悬崖壁上,有用红笔写的“中华影视村郭亮”的字迹,据说电影《举起手来》就是当年在这里拍摄完成的。
很多骑友和游客竞相在此合影留念。从天池继续向上红槐花能吃吗,路上的骑友就少了很多,基本上可以一路骑行了。上一个大坡后来到一个路口,路口指示牌上显示左边是去郭亮村的路,右边是去天梯的路。指示牌旁还立有一块刻着“人民教师力援郭亮洞开凿碑记”的石碑,碑文大意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郭亮村民修建郭亮洞到最困难的第五个年头时,辉县教育局250名人民教师在原永同志带领下,自备粮蔬,自带行李,与郭亮人并肩施工数月,终使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为了纪念人民教师的鼎力援助,在2014年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郭亮村委会特立此碑,以示纪念。骑行经过郭亮村,继续一路上坡就来到了一处称作“崖上人家”的地方,这里至今还留存着四座明末清初的太行古民居,因为坐落在海拔1297米的悬崖边,故称“崖上人家”。从这里向悬崖下的大峡谷对面俯瞰,可以较完整地看到我们刚才上来时经过的那条郭亮洞,整条公路悬挂在几十米高的悬崖中间,果然是名副其实的“绝壁长廊”。挂壁公路上有不少骑友正在向上骑行。大家在悬崖边合影留念。悬崖上的第一间石头筑成的民居据说就是“老村长”申明凯的家,路过这里千万不要错过去参观一下。我们路过时,人称“当代愚公”之首的老村长就端坐在院子门口,交十块钱与老村长合影还可以获赠一本介绍郭亮村的小册子作为纪念。如今的老村长故居已经开辟为“郭亮老村长申明凯并十三勇士开凿绝壁长廊展览馆”,外墙上挂着锦旗、照片和剪报等。
展览馆免费参观。进入大门,迎面立着一块写着“百年古居”的书法字画,旁边特意注明有“古屋石楼三百年”。展览厅门口挂着一幅“太行愚公”的书法作品。步入“展览厅”,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四周挂满了老照片和名人题字等书画作品。正前方的桌子上还摆放着香炉和关公塑像。左侧的桌子上摆放着当年开凿郭亮洞时使用过的一些工具、用具等物。墙上的老照片,
赠字题词。离开郭亮村继续一路缓上坡就到达了山顶处的“翠谷单屏”景点,从这里可以俯瞰下方峡谷的全貌。前方一路缓下到达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昆山村。按组委会的安排,我们应该在昆山村农家乐吃午饭,实际我们到达这里时还不到上午十点。吃过午饭,稍事休整,顺便给手机充充电,因为山里信号不好,尤其是电信的信号更差,所以手机电池电量用的很快。休整后大家继续出发,继续上坡骑行。前方又进入到昆山挂壁公路内。昆山挂壁公路是环绕在一堵上下300余米悬崖绝壁上开凿的公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全长3.1公里,共有148个天窗,由于地质结构原因不能大量使用炸药,多数是靠人力开凿而成。它将王莽岭、昆山景区与河南万仙山、郭亮等景区连接起来,对当地旅游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亘古以来,昆山村处于原始生态的封闭环境,上罩危崖,下临深渊,仅有一条攀崖越涧、斗折蛇行的盘山小路通往山西,在接近营盘村的崖壁上,有一段攀岩小路,村民称为“阎王鼻”,惊恐万状、令人胆寒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伤生。1992年,山西省实施“村村通”工程,从古郊乡营盘村通往昆山的公路开工,全长7.1公里陈宝根,其中崖壁隧道3.1公里,1995年10月20日通车。2009年再次进行了改扩修复。昆山挂壁公路总体来说是一个坡度更陡的上坡隧洞,这段隧洞平时游人很少,也几乎没有车辆通行。不过看起来昆山挂壁公路比郭亮洞更长、景色更美,也更险峻,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忽悠哥。骑友“色影”与“开封胡子哥”合影。
昆山挂壁公路一路蜿蜒曲折,个别地方坡度还是比较陡的,不过还好大家都顺利全程骑了过来。公路尽头是一个隧道出口,洞口上额刻着“昆山隧道”的字样,大铁门上挂着“未开发区域,禁止游客进入”的红色警示牌,看来这里平时是不通行的。
隧道口张贴着王莽岭景区门票的价格。王莽岭是山西与河南的界山,坐落在山西省陵川县城东,处于黄土高塬与中州平原断裂地质带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游览区,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处仅300米左右,巨大的落差形成了绝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岩相跌、峡谷纵横的地质奇观;同时冷暖气流时常在此交汇,形成北方罕见的四季云涌雾腾的气象景观。出隧道口,大家稍作休整后一路下坡,就来到了王莽岭景区。大家在景观石前合影留念。景区另一块景观石上有巨大的题词:“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骑友们照过相后未加停留,直接穿过景区大门而出。穿过S26范辉高速高架桥,前方进入王莽岭隧道,这条隧道长约3.5公里左右,是一条下坡隧道,隧道内光线昏暗,需要打开手电筒照明, 最主要的是隧道内的气温明显较外面的低,加上一路下坡速度明显加快,每个穿行而过的骑友都感觉到全身发寒。出隧道后继续骑行约5公里平缓下坡路,到达锡崖沟景区。这里有一条红岩大峡谷,长约7.5公里,震旦纪红色砂岩壁东西对应,最宽处200多米,最窄处几米,从底部到山峰顶部有800米之差,露出四个不同地质年代 形成的地质遗迹。从下往上看,第一层是25亿年前由岩浆喷发流动形成的片麻岩,第二层是18亿年前由海洋沙滩演变而来的硅化角砾岩带,第三层是6亿年前由海底软泥形成的寒武系馒头页岩,第四层是73万年至240万年间由山洪冲积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学上称为“四世同堂”,国内罕见。
直立的红色悬崖直上直下,像刀劈斧砍一般鬼斧神工。骑友们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红岩大峡谷附近是锡崖沟景区的大门,景区门票收费标准为60元/人。景区大门外公路一侧有一座省界碑,碑身已经被砌成像城墙垛口一样造型的砖石。此碑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3)九月,距今已一百余年,是山西省与河南省省界划分点,同时也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指示标志。碑身高1.3米,宽0.56米,为时任陵川县令杨光海所立。
碑身译文:花翎运同衔特用直隶州知陵川县事西蜀杨光海泐石 山西陵川县界 同治十一年九月榖旦出锡崖沟景区又重回河南境内,一路缓下坡或起伏平路,来到老爷顶,从这里开始开启全程下坡模式。旁边有工作人员专门在路边提醒:下面的道路由于正在维修,路面砂石较多,下坡路需要格外小心,建议推车。前方“回龙隧道”,其实就是回龙挂壁公路的入口。进入第三条挂壁公路:天界山回龙挂壁。从公路旁俯瞰下方,前方都是很陡的下坡道路。
回龙隧道入口处写着“回龙村党支部,战天斗地打先锋皇家威龙,造福子孙称楷模”的标语。回龙隧道总体是一条下坡隧洞,隧洞高5米,宽6米,全长1000多米,隧道天窗间距较远,光线不太好,必须打开手电筒骑行,加之下坡速度快,所以这是三条挂壁公路里骑行最危险和恐怖的一条。
回龙隧道位于太行清风关下200米高悬崖之上,于1997年由锡崖村支书张荣锁带领村民自筹资金,历时2年4个月开凿而成。据说为修隧洞曾牺牲了3位英雄,可谓地势险要。
黑暗的隧洞。出隧道口有一座纪念碑广场,广场上有挂壁公路建设者们的群雕雕像,在他们背后的岩石上刻着“当代愚公张荣锁”等很多文字。全体队员合影留念。队员合影冰肌玉仙。前方连续下坡。黄天戈途径一处瀑布景观。终于骑出天界山景区大门。继续一路下坡就到达了回龙村与八里沟景区的交叉路口,
路边有一条不知名的河流,衬托着青山显得毓秀钟灵。
这里便是我们此行的终点,全程47公里的骑行也就到此结束了。在路口,组委会人员给大家分发了完赛证书。最后通过一条石门隧道,来到了八里沟景区游客中心,大家集体合影留念,为这次我们十五位骑友全部成功穿越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时正好下午3点整。
当晚大家住宿河南省济源市区。晚饭时,所有人一起为这次成功穿越活动的完成而举杯庆祝,嗨到深夜。
四、6月3日,游黄河小浪底,返程
骑完了挂壁公路,大家似乎都游兴未尽,决定充分利用第三天上午的时间去一趟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游玩后再返回阎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地跨洛阳和济源两市,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参观门票50元/人。景区导览图。遥望水库坝区。从景区东门进入,有两座桥可以过河到达核心景区,一条是索桥,目前已禁止通行;另一条是新建的彩虹桥。彩虹桥。大家在桥上合影。与四位富平骑友的合影。
过桥后乘坐景区电瓶车,先来到雕塑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八座雕塑 ,分别代表着承建小浪底工程的各家公司和移民。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采取国际招标,小浪底大坝由黄河承包商(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承建,进水口泄洪洞和溢洪道由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承建,引水发电系统由小浪底联营体(法国杜美兹公司)承建施工。中间雕塑“三足鼎立”代表着业主方(水利部小浪底建管局)、设计方(黄委会设计院)和施工方(中外承包商)的鼎力合作,旁边的六座雕塑分别代表设计、监理和一、二、三、四标的承包商。
由六块石头组成的“Y”形雕塑,是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方的黄河承包商英文缩写YRC的头一个字母,表示承建的工程为堆石大坝。
两个叠在一起的字母“F”和一个螺丝钉组成的雕塑,代表承担机电安装工程的由中国水电14局、4局和3局组成的FFT联营体王晓男。多个岩石孔洞组成的雕塑,代表由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小浪底承包商主要承担的发电系统洞室开挖工程。贯穿岩石的金属柱子雕塑代表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承建的泄洪工程。黄色铅笔雕塑代表着工程设计方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红色英文字母XECC组成的雕塑是工程监理方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缩写。
还有一座纪念小浪底工程移民的雕塑。第二个来到的景点是观景广场,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浪底泄洪洞群出水口。紧接着来到的是工程文化广场,广场上停放着一辆巨大的工程卡车。这辆卡车的名字叫做佩尔蒂尼,佩尔蒂尼自卸汽车是由意大利厂商专为大型矿山和土石方建筑工程设计的大型自卸汽车。它是坝体填筑的主力运输车型。它的使用减少了坝面和施工道路上的行车密度,体现了坝体填筑的全面机械化。广场另一侧堆放着一座由巨大汽车轮胎组成的金字塔形状的构型。由堆石和粘土构成的大坝填筑截面模型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大坝的组成结构。最后一站,美丽的月牙湖畔。
参观完小浪底水利工程枢纽风景区已经上午11点了,大家坐上车开始返程。下午6点整汽车到达阎良,顺利结束了三天的骑游活动。
五、骑行总结
本次挂壁公路骑行穿越活动,必须感谢活动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为全国骑友提供了一次非常棒且机会难得的挂壁公路骑游体验之旅,没有组织方的安排,普通骑友(尤其是外地骑友)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据说这种活动以后还会在当地持续开展,这也是没有去过的骑友的福音,强烈建议及时把握机会。
总体来说,这条47公里的路线骑行强度并不算很大,普通骑友应该都可以完成,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挑战纳粹。三条挂壁公路特点各有不同,除此之外沿途还有很多其他景色,错过了,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建议体力较强的骑友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玩一些景点、多拍一些照片,不要急于赶路,毕竟能来一次的机会不多百家筝鸣,不要留下遗憾。
对于外地骑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建议至少能够骑个单程过去,或者坐车过去再单程骑车返回,这样可以领略更多沿途风景,也可以不虚此行,因为只骑一天47公里,对于大多数骑友来说确实是有些太不过瘾。
最后要说的就是必须高度注意安全,因为太行山挂壁公路都是建在大山里悬崖壁上,人工开凿的道路崎岖复杂,不像国道省道那么标准,个别地方路况也不是很好,有些坡度也很陡,尤其是下坡路段,加上参加活动人多拥挤,不注意就容易出事故,据说这次活动就有个别骑友摔伤,因此所有骑友尤其是领队一定要时刻把安全挂在嘴上,放在心里,毕竟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才是最重要的。
(完)
文章归档